在堆子镇,没有人不知道孙宁和他的“桃园书社”。书社就建在孙宁的家里,三间平房有一间用于居住,其余两间房一间是藏书室,一间是阅览室。走进书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个摆满了图书和杂志的书架,架上书籍虽然略显破旧,但门类却不少,种植养殖技术、家政服务、瓦工电工、营养健康、学生教辅、中外名著、儿童读物……
孙宁原本是青堆子镇农业技校的校长,30多年的教育工作让他和书本打了半辈子的交道。2008年,他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回家,一些常到农业技校听课的村民还经常到他的家里请教一些农业上的问题,时间长了,孙宁便想给农民创办一个看书学习的地儿。 “我想我这儿有藏书,也方便,不就是现成的‘书屋’吗?”孙宁说,他和老伴商量后,拿出了退休金,在镇里临街的地脚租了三间平房,把自己的上千本藏书全都搬了进去,成立了“桃园书社”。
孙宁说,“桃园书社”这个名字有两个含义:一是孙宁所住的地方叫桃园屯,用“桃园”这个名字方便大家知道这个书社在桃园屯;二是因为孙宁希望这个书社可以教很多人学习知识,希望书社将来可以“桃李满天下”。
到“桃园书社”借书、看书都是免费的,一分钱都不用出。孙宁还买了台电脑,免费替读者上网查资料、复印打印……“桃园书社”成立五年来,很受当地村民欢迎。“现在的农村居民和以前不一样了,他们很多人都到城里打过工,见识过外面的世界,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文化的需求很高。”孙宁把经常来书社借书的“书迷”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养殖、种植技术的农民。另一类就是镇内的学生。
“我这个人爱读书,这辈子都在跟书打交道,现在岁数大了,更离不开这些书了。”说话间,孙宁抽出一本书,拿起胶水将脱落的书页粘回原处。书社建成后,孙宁几乎每天都守候在那里,除了整理、修补书籍,记录借书信息、给读者释疑解惑,还在书社内义务教授附近孩子日语、二胡、葫芦丝等知识和技能。
镇里人都说孙宁建的这个书社是个“赔钱买卖”,身为慈善总会义工的孙宁总是笑笑:“别人卖物我送知识,别人收的是钱,我收到的是更多的快乐,不赔!”
虽然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公益梦想,但近几年书社的维护费用节节升高让孙宁愈发感到吃力:房租、水电、宽带费……仅仅订购杂志的费用每年就要4000元,孙宁每年在这间零收入的书社里至少要投入一万五,占到了老两口唯一收入来源的一半。在书社旁的另一个房间里,还躺着孙宁的老伴,早年因为患脑血栓后卧床不起,除了书社每年的费用和老伴的医药费,孙宁不忍心在自己身上花一分钱。
最让孙宁着急的是书社面积太小,条件也简陋,卫生、管理都不是很好;书社中一部分图书已经是二三十年的“高龄”,早该被淘汰了。
为了给书社注入“新鲜血液”,孙宁曾经在网上征集过爱心图书,但收效甚微。孙宁一个人的公益梦已经苦苦坚持了5年,如今他的梦还需要更多的爱心来支持!